一、支撑
高大的乔木,风大的地方,必须用树木支撑,正三角桩最利于树体稳定,其中两桩连线与常年风向垂直。木桩地上部高度在80~120cm,人土深度约为桩长的1/3,树干与木粧接触处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二、浇水
绿化苗木栽好后,应在树穴外缘用土筑成高15~20cm的土埂称“开堰”。围堰要筑实,围底要平,用于浇水时挡水用。若株距很近或连片栽植的树木,可将几棵树或呈条、块栽植的树木联合起来集体围堰,此种方式称“作畦”。作畦时保证畦内地势水平,确保树木吃水均勻。
苗木栽植后必须浇足三次水,第一次要在栽植后24小时内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深,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第一次灌水后检查一次,发现树身倒歪及时扶正。第二次浇水应在栽植后2~3天进行,水量仍以压土填缝为主要目的,浇水后检査苗木是否笔直。再相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k情况酌情浇水。
浇透水后应将树堰填平或略髙于周围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雨天能及时排水。秋季栽植应在树干基部堆成30cm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水分,并保护树根,防止风吹摇动,以利成活。
三、地上部保湿:裹干、喷水和遮阴
1、裏干
裹干是用草绳、蒲包、苔藓等材料严密包裹树干和比较粗壮的分枝。经包干处理后,一可避免强光直射和干风吹袭,减少树干、树枝的水分蒸发;二可将包干材料喷
湿,贮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经常保持湿润;三可维持枝干温度,减少高温和低温对枝干的伤害,效果较好。
2、喷水
树体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面因蒸腾作用而易失水,必须及时喷水保湿。喷水要求细而均匀,喷及地上各个部位和周围空间,为树体提供湿润的小气候环境。可采用高压水枪喷雾,或将供水管安装在树冠上方,根据树冠大小安装一个或若干个细孔喷头进行喷雾,效果较好,但较费工费料。
3、遮阴
树木栽植初期或高温干燥季节,可搭荫棚遮阴,以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的水分蒸发。荫棚上方及四周与树冠保持50cm左右的距离,以保证棚内有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防止树冠日灼危害。遮阴度为70%左右,让树体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证树体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后视树木生长情况和季节变化,逐步去掉遮阴物。
四、复剪
栽植后的修剪主要是对受伤枝条和栽前修剪不够理想的枝条进行复剪。
五、施肥
施肥有利于恢复树势。栽植初期,根系吸肥力低,宜采用根外追肥,一般半个月左右1次。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速效性肥料配制成浓度为0.5%~1%的液肥,选早晚或阴天进行叶面喷洒,遇降雨应重喷1次。根系萌发后,可进行土壤施肥,要求薄肥勤施,慎防伤根。
六、防寒
新植树木的枝梢、根系萌发迟,年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因而组织不充实,易受低温危害,应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一方面,人秋后要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另一方面,在人冬寒潮来临之前,做好树体保温工作,可采取覆土、地面覆盖、设立风障、搭制塑料大棚等方法加以保护。
七、防病治虫
坚持以防为主,根据树种特性和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勤检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发生病情,要对症下药,及时防治。
八、调整补缺
树木栽植后,因树木质量、栽植技术、养护措施及各种外界条件的影响,难免不会发生死树缺株的现象,对此应适时进行补植。补植的树木在规格和形态上应与已成活株相协调,以免干扰设计景观效果。对已经死亡的植株,应认真调査研究,如土壤质地、树木习性、种植深浅、地下水位高低、病虫为害、有害气体、人为损伤或其他情况,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再进行补植。
注意好这些,苗木养护基本可以到位。碰到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解决。